昨天晚上,我和弟兄姊妹们一同观看了一部电影,“乡下人的悲歌”。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故事的主角,来自中西部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从一个社会底层的乡下人,经过艰苦磨难,最后,一跃身为社会的菁英的过程。他就是几年前成为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又在不久前,被提名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的万斯。
看着电影画面中熟悉的生活场景,几位弟兄姊妹说,他们就是在俄亥俄州这样的小镇上长大的。伴随他们成长的,是非常粗鄙和糜烂的生活。家暴,酗酒,毒品,犯罪,屡见不鲜,人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灵魂、没有目标、没有指望的活着。我们或许赞赏,电影中的主角,能从这样的成长背景里走出来,并且有力量回来面对自己的源头和所是。然而,那些少年人的迷失和放纵,中年人生活的重担和无力回天的挣扎,老年人等死的绝望,仍然在银幕外,现实的社会中,不断上演。
也许生活的场景有所不同,然而,我们如果审视自己,和剧中的人一样,我们的成长背景,也是这样一个,不可能走出的泥沼。乡下人的悲歌,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故事。
最近一次的工作机会,我跟几个姊妹们,来到与影片中相似的一个小镇,参加一个学校和社区组织的活动。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大学教授,和我一样,也是出生在中国大陆,来美国求学和工作的。在她与我们短短地接触里,她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肆无忌惮的谈吐中,散发出一种强烈的不自信,没有安全感。震惊之余,我却觉得非常熟悉。我从前也坚定地相信,为着自己利益的计算和考量,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我又何尝不是那个迷失在自己里的少年,吸食自私自利这个毒品,沉醉在罪中之乐里,变得麻木刚硬,甚至残暴无情地伤害人性的知觉,也会孤独地,在自己一切的对错和逻辑的挣扎中老去。和我一样,这位大学教授,她是一个被困在那座我们出生的小城中,而无法摆脱这个咒诅,需要得着救恩的可怜人。
电影里,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个年轻人是怎么从他成长泥沼中走出来的,只是在一些抉择的时刻,加上了记忆的注角,试图解释他的决定。作为信徒的我们都知道,这些时刻的确是无法解释的。我们都在自己肉体的私欲里,行事为人,和其余的人一样。然而,神丰富的恩典和怜悯,让我们这些没有指望,没有神的局外人,靠着基督的血,成了神家里的亲人,享受我们原本不配得的,最高的人性。
影片中,母亲看着在耶鲁读书的儿子,不知道他是怎么走了这么远。儿子回答,“我其实也不知道”。的确,那些成长的背景,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然而,主自己付了代价,赋予了我们一条活路,可以放下一切。这个领域的跨越,超越一切阶级,是地位的、成就的跨越。
主啊,感谢祢,拣选和预定了我们这些与祢的生命和应许,如此远离的乡下人。因为祢,我们的人生,从没有指望的乡下人的悲歌,变成了神儿女的歌中之歌。
(以上文字是圣徒们的召会生活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