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申言

-

English

“你們要追求愛,更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尤其要切慕申言。” (哥林多前書 14:1)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重點講到愛,甚至得出結論,愛遠超申言,方言與知識。申言,方言與知識“終必歸於無用”,“終必停止”。然而,在第十四章一開頭,保羅似乎與他在十三章說的話自相矛盾,他吩咐哥林多人“要追求愛,更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尤其要切慕申言。” 為什麼保羅把愛與屬靈的恩賜放在一起,而且特別向聖徒們強調了申言的“操練”? “追求愛”和“申言”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對我們來說,“追求愛”僅僅是一個大而廣泛的陳述,不容易受到挑戰或爭議,而申言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直接的操練。然而,保羅渴望拔高我們對此的理解:當我們來到地方召會實際生活的層面,什麼是“追求愛”屬靈的實行?其實,第十三章關於“追求愛”的實行,恰恰隱藏在第十四章。

追求愛是生命生機的功能

“追求愛”是一個人人都喜歡讀的聖經詞彙;誰不想談論愛?但我們是否知道,愛以何種方式起功用呢?我們經常說,我們有一個“生機”的召會生活;“追求愛”是這生命生機的功能。英文“生機的”一詞源於拉丁文,意指從生機體——也就是生命,產生的任何功能性。例如,當一粒種子被播種到土壤裡,一顆綠綠的嫩芽就會自然而然地破土而出。是什麼力量讓種子能夠指數級地生長,至終成為大出種子自身許多倍的植物體?這力量來自種子裡面的生命——一棵長成的樹木簡單地就是這個生命的跡象與彰顯;它起始於種子裡面原有的“樹的生命”,是這生命功能的見證。愛是我們裡面這神聖生命生機的功能。生命需要以一種方式彰顯出來;而愛是為著這個彰顯的生機功能。

申言是在生命裡愛的功能的彰顯

那麼,這個彰顯是什麼?許多基督徒濫用,並誤用了十四章第一節提到的“屬靈的恩賜”,將它解釋為天然的才能或適合做某些事的能力。但是,簡單來說,恩賜不是別的,恩賜正是我們所紮根的這神聖生命的功能——愛——的彰顯。生命的功能不是抽象的,而是可以彰顯和表達的;追求愛的實際就是申言。沒有愛作為根基,申言“終必歸於無用”(林前 13:8)。保羅講這話時,是在警告哥林多的聖徒們,在沒有首先追求愛的前提下,就不要申言或做任何事;申言應該是操練“那種子”裡生機的生命,自然而然產生的結果。當種子發芽時,它自然而然地活出生命裡生機的功能。同樣的,我們也是照著在我們裡面生機的生命而發揮功用;這生命就是我們的靈。當我們運用靈在愛里申言,這生命裡愛的功能就操練出來了。如果我們沒有愛里的申言,生命的種子將永遠無法充分地表達。

為了成長到開花和繁殖的階段,種子必須先要裂開——也就是經歷死。藉著死與復活,所結出的愛的果子就是生命的繁增。只有藉著這種方式,種子的生命才能在復活中變得果實累累,產生一個繁增的季節,連空氣中充滿了愛的味道。這時,所有的種子都在為著生命的繁增而傳播。一棵樹結的果子,能夠產生出一百棵,甚至一千棵相同生命的樹。從聖徒們是否在繁增,是否結果子以建造召會,我們可以看出誰在真正地“追求愛”。如果他們在“追求愛”,他們的話語一定會自然而然地充滿著這個繁增生命的豐富與力量。講說建造的申言,比在聚會上說出動聽的言語或有說服力的講道需要多得多的經歷。一個申言的人的真正含義是,這個人真實地經歷了主的愛,經歷了死與復活,經過了生命的整個過程,來到了繁增的階段。申言是從我們裡面這生命源源不斷湧流而出的生機的愛所結出的果子。

申言的果子是地方召會的生活與建造

“你們也是如此,既渴慕靈,就要為著召會的建造,尋求得以超越。”(哥林多前書 14:12)

從申言產生出一個真切的,團體的果子,這果子滿足了神永遠的經綸;正如這神聖生命的盛開與綻放,沉澱到我們裡面,從愛生髮而出的申言,將我們建造在一起,並建造召會:“……那申言的,是對人講說建造、勉勵和安慰…… 那申言的,乃是建造召會”(林前 14:3-4)。當我們有這個生機的功能,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化。自然而然地,我們會向著彼此申言,從而產生真正的建造和地方召會的實際。我們向著彼此申言,得以進入在復活裡生機的建造。我們或安慰,或責備,或溫柔,或嚴厲,告訴一個身體中的肢體,他們是有盼望的還有毫無盼望的——無論我們說什麼或如何說——只要這話從生命的種子生髮,從愛的彰顯而來,它就會產生建造。

在操練申言,禱告,禱讀,唱詩,發表屬靈的文字,探望弟兄,服事我們的家,讀經,或任何其他的“屬靈活動”上,無論我們花費多少都無關緊要——只有當我們操練這生機的功能,並是出於追求愛的彰顯時,建造才能真正地發生。當我們這樣做時,召會的實際就產生並彰顯出來。這就是我們的召會生活。當我們說,我們是基督的身體時,我們之間的關係必須源於生命,顯現於“追求愛”,產生真正的建造,並彰顯為地方召會。

(以上是 9/27/2020 聚會筆記的部分翻譯,供華語聖徒享受,內容未經說話人復核。英文原文於 1/7/2021 發佈在 the church in Toledo 網站,請點擊這裡閱讀原文。享受更多中文譯文,請點擊這裡。)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