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子民今天的光景:(一)神的呼召與恢復
召會如何發出亮光,照耀在這個黑暗的世代?神的兒女從何得著能力,得以不被這個世界的潮流吞噬,而在這個潮流之上,回應神的呼召呢?
世界的吸引和影響無所不在,而神的話,卻被當作不切實際的文學作品,早已失去了對人的衝擊。人工智能,數位孿生,人性消亡,世局動盪,人心惶惶,是這個世代顯著的特徵。這樣的環境,讓再高的真理,都沒有了可以落腳和生根的土壤。在這樣的背景下,人不認識神,更不認識神的權柄,在對世界的追求中,在對罪中之樂的享受裡,背叛神,建造自己的城,堅固自己的國,完全背離了神的掌權和計劃。那些絕對跟隨主,答應祂呼召的弟兄姊妹,似乎已經在這個時代絕跡了。
然而,無論這個世界的潮流如何發展,人如何墮落和悖逆,神對祂子民的恢復,卻從未偏離祂永遠的旨意。那個讓人心迴轉向神的呼召,從創世記開始,就從未停止。今天,神仍然在呼召這個時代神的兒女,也定意要恢復並且得著我們,使我們完全為著祂的旨意而活,讓神人同得滿足。
這樣的恢復,不需要依靠任何系統的強權、宗教的壓力、人為的好心,而完全是神的兒子,啟示在人的裡面。這個完全的啟示,完全的救恩,是我們勝過世界唯一的路。
這個恢復是主觀的、實際的、是會結出果子的。它的果子,就是建造起來的召會。
遇見另一個我
今年的一開始,弟兄們就帶領全召會,為著我們死沉、閒懶不結果子的光景,向主徹底地悔改,重新奉獻自己,走出召會生活的舒適圈,積極地尋求改變,運用健康的人性,產生正常的社交生活,結交新朋友,為主結長存的果子。主在新年的帶領和說話,也扎了我的心,一個為主結果子的渴慕,在我裡面油然升起。
-那天,我去了學校的體育館…… 一個年輕人突然出現在我面前,主動問道,我可以跟你一起打球嗎?我即刻欣然答應。我們邊打球,邊交談。原來,他是在一個星期前,剛從孟加拉來到美國,要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恰巧,我也是這個學校物理系博士畢業的。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的大學本科專業,居然也跟我一樣,是電子工程。聽到這裡,我知道,是主,是祂顧念了我的心。
我望著他,彷彿看到了二十多年前,那個初到美國,對未來滿了憧憬,卻又帶著一絲迷茫的,年少的自己。記得我到美國的第一天,來機場接我的,是一位從未謀面的學長,他盛情地歡迎我,跟我介紹在美國的學習和生活。交談中,他對我說,你知道嗎,是神帶你來美國的。因著這句話,和想認識這位神的心,主一步一步地帶著我,找到了祂自己,和祂所愛的召會。那是我人生的轉捩點。
想到這裡,我問主,我能否也像當年的學長一樣,成為這個年輕人,人生的轉捩點呢?我停下手中的球,走到他面前,篤定卻平靜地對他說,今天我們的相遇,絕非偶然,是神帶你來美國的。
主啊,我謝謝祢。看著這個站在我面前的,另一個我,我再一次摸著了祢的心意,和祢的喜悅。求祢得著他,就像祢當初得著了我一樣。讓祂也認識祢和祢的旨意,成為長存的果子,一同建造祢的家,祢的安息之所,讓祢得著滿足。
我的忠誠宣誓
從一開始,我們就相信,聲音聯於人的深處,用心靈來唱歌,能觸動人,達到人的深處。從前的每一次音樂會,我們都不是為了表演,而是堅持讓人在這個氛圍裡,受衝擊、被滋養。這一次也不例外。
當音樂響起,我們再一次在靈中歌唱,把來參加入籍儀式的公民,帶進這個國家被建立的根基。在這樣的氛圍裡,公民起立,忠誠宣誓…… 那一刻,我對這個國家,油然升起一種尊重和認同。地上的國,尚且有這樣的心志,來追求自由、正義和美好,何況是神的國呢?想到這裡,我如何成長,如何蒙恩並進到召會生活的經歷,浮現在眼前。以弗所書中的文字,在我裡面油然升起。從前,我們實在是在基督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沒有指望,沒有神。但是,因著神的憐憫,我們這些從前遠離的人,靠著基督的血,已經得了親近(弗 2:12-13)。不僅重生成為神的兒子,被接枝到神的家中,更進入了神的國,合法的成為神國的子民。
我們何等有幸,能有這樣的機會,來共同見證並且代表,美國立國的真意。是神,先眷顧了這地,並忠誠地將自己給了我們。在這樣的自由和正義的國裡,在這樣的神面前,我忠誠宣誓:主啊,我愛祢和祢的國,勝過我的生命,為此盡忠,是我作為神國子民的特權。願祢也將我煉盡,在祢眼中看為尊貴,我的所有得著,都出於祢。
會呼吸的魂
嬰兒出生的時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呼吸。第一口氣的吸入和呼出,伴著第一聲的啼哭,就使他的母親,歡喜得忘記了十月懷胎的限制和生產的苦楚。因為她的孩子活了,一個新的生命產生了。
人的這口氣,開始於亞當被造的時候,神吹進他鼻孔的生命之氣。神的那口氣,在人裡面所產生的空間,蘊藏著心思、情感和意志,用來明白神,愛神,並揀選神,使人活出被造時的意義,彰顯神的自己。
然而,因著罪的緣故,亞當裡面的那口氣絕了,他的靈,死了。他的魂因此失去了生命的供應,心思、情感和意志,也都隨之喪失了原初的功能。我們向著神第一次的呼求,就是我們第一次屬靈的呼吸。
其實,這個呼吸生命之氣的渴望,在人墮落後不久,就開始了。那是以挪士在虛空無望,脆弱必死的光景中,從深處向神發出的第一聲的呼求(創 4:26)。自此,歷世歷代,那對生命的呼求,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樣不斷地呼吸,造就了他們謙卑卻拔高的人性,培育了他們細緻且寬廣的魂,使他們得以認識神經綸的奧秘,並且餧養和牧養神的群羊,他們被眾多生死之交簇擁,就是諸天,也向他們敞開了。這是一班真正懂得如何呼吸的人。
召會,是一個一個憑靈生活的魂,因著一同呼吸和領略基督的長闊高深,而被建造在一起,滿了基督生命活力的生機體。主啊,我的口,不能停止呼求祢的名;我的靈,不能停止吸入祢;我的魂,何等愛慕祢,等候被祢全然浸透,好將靈中承載的一切豐富,消化、吸收、分賜到身體中的每一個肢體。我的魂,今天要呼吸。
無人之境
2014年的夏天,伊利湖西部,爆發了大規模的有毒綠藻的天然災害,讓我們所在的城市,連續幾天沒有可以飲用的水。這不僅引起了地方政府乃至全國的廣泛關注,也讓生活在當地的我們,對我們所處的世代,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有一種覺醒。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地區曾經是冰川移動,留下的一片巨大沼澤,既不適合耕種,更不適合居住。然而,卻有那麼一群人,從美國東岸遷徙而來,並選擇留在這裡,來開拓這片無人之境。這些歷史的畫面,在我們裡面,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不正是召會的歷史嗎?召會,不正是那個無人之境上的拓荒者嗎?
神在這無人之境上,從一本造出萬族……地上的生活,在人看來,是一片未知的沼澤,沒有前景和未來。然而,這些重重困境卻讓人認識,只有從神那裡,才能得著,在一切不確定中的信心和滿足,活在主定準的時期和疆界裡。
召會,從被建立的那天起,也同樣在這樣一個完全未知的境地。沒有人知道召會應該如何發展,如何生存,她從來就不是在可預測、合邏輯的環境下產生的,而是在所有屬人的控制和手段都失效之後,那個非人手所造的,不可思議的團體。召會,的確是那個在無人之境,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疆拓土的先驅,一切都是神子民在曠野中的仰望和呼求,一切都在於主親自的供應和帶領,沒有墨守成規的資格,安於現狀的機會,和消極被動的可能。
其實,主已經在這無人之境上,給了我們每一個人一寸土,等著我們去發現、去佔據、去開拓和經營。這一寸土,就是我們所在的城市,我們所處的社會,我們所生活的世代,和主放在我們身邊許多的人。在這裡,我們回應祂在這個時代的呼召,為祂攻城掠地,向著一個個的無人之境,作地上的鹽,世上的光,作立在山上的城,和燈台上點亮的燈,照亮所有已經回到神的家中,和仍然失落在這個世代的人。
政治正確的迷思
最近的幾十年,政治正確成了國際社會普遍奉行的圭臬,其中以多元、平等和包容的理念,最為盛行。所有政策的製定,都必須以保護弱勢族群,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為依歸。乍聽之下,這些似乎是無懈可擊的道德高地,社會正義的崇高理想,卻始終讓人隱隱不安。這些政治正確的美好論調背後,究竟藏著多少迷思呢?
這就要回到“政治正確”這個詞的由來…… 其實,這個思想真正的起源,乃是神的仇敵撒但,他隱藏在知識善惡的背後,處心積慮地誘騙了人,讓人離開生命樹,就是神的自己,使人與生命隔絕,遠離人被造的目的和價值。這場生命樹和知識善惡樹,神與仇敵之間的爭戰,從人被造的那一天起,就從未停止,撒但那個破壞神旨意的企圖,從未改變。這個政治正確的思潮,只是再一次暴露了,撒但的邪惡本質。
當政治正確成了我們言行的標準和尺度,神起初放在人裡面的靈的知覺就被閒置和荒廢了。這另一套的標準,讓人永遠不會懂,道德以外,還有生命的響應;正確以外,還有生命的推動。
這些在世人眼中,不合理、不正確的,卻在我們的深處,強烈的震動和共鳴。政治正確的詭辯,禁錮不了這一支追求救恩的生命的隊伍,被建造起來的生機體。這個建造的根基,絕不是錯謬的政治正確,乃是靈與靈的交通,生命與生命的響應。
召會始終按著那一個生命的規則而行。這樣的行走,滿了生命的軌跡,是任何政治正確的詭辯,所夠不到的領域。這是人起初被造時,就應該得著的,也是召會生活中所恢復的,在生命樹前的生活。這個生命的領域,是仇敵不懂的,在這個領域裡,我們得以識破仇敵邪惡的詭辯,抵擋他的工作,徹底打破,政治正確的迷思。
作時代的菁英
幾天前,商業大亨,伊隆·馬斯克在他的社交媒體平台上,發了一條推文。他說,美國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的崛起,是因為她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重視菁英治國。他將戰鬥到最後一滴血,以確保這裡仍然是那片充滿自由和機會的土地。
其實,馬斯克的呼籲,並不是什麼高言大志,只是簡單地說出了,人性裡最基本的,對更真、更善、更美的渴望。世人尚且有這樣的胸襟和抱負,何況是召會呢?身為信徒,我們都相信,菁英傑出的貢獻和能力,是推動世界前進的動力,而召會的建立和往前,也需要那些有生命的智慧,成熟的歷練,不屈不撓的性格,追求得獎賞的人,來帶領、餧養並且治理神的國。
神就是那位菁英的原型,而我們乃是祂的複製,是在神最高的期望和性質裡,出生和養成的神的兒女。而召會乃是養成菁英的地方,她絕不是聚會的場所和宗教的活動,必須是菁英的集合,神的傑作,是自由的國度,勇者的家鄉。她培養最敏銳的良心,最準確的直覺,和最順暢和頻繁的交通,就是與主對話的菁英,是這個時代的得勝者。
歷世歷代,主的恢復,就是藉著一班菁英,來轉移時代。他們真切的貢獻,生命的流出,被神認可,被神記念。這個菁英的生命,如今也在我們裡面,滿了復活的能力、屬靈的創造力、和追求的動力。
讓我們從死沉中覺醒,答應神的呼召,在召會生活中,被真理構成,盡生機的功用,建造祂的身體,繼續主的恢復,作時代的菁英。
出死入生
多少年來,我們仍和彼得一樣,在宗教的觀念裡,將這些當成規條,認為主要我們努力地否認己,背十字架,捨棄魂生命,才能進入國度,關閉陰間的門。一直以來,我們關注的焦點和做法,可能都錯了。事實上,主想要陳明的是,墮落的人,是根本無法達到主的要求的。而基督,就是這個唯一勝過死亡的復活生命,已經滿足了這一切的要求。問題的關鍵只在於,我們究竟憑什麼而活。
在馬太福音十六章之後,主一步一步的帶著門徒們來認識,否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喪失魂生命的真意,完全超越人天然的觀念和邏輯。
這裡有一個不起眼卻被主記念的女人馬利亞,因著認識自己,就寶貝救恩。這使她愛主,傾倒她的自己, 聯於主的十字架,而得著否認己的實際,卻因此得著了她的魂生命。馬利亞找到了那條出死入生的路。
我們所享受的基督,是召會建造的唯一原因,也是超越死亡的咒詛,進入國度的唯一憑藉。在這個享受的實際裡,己被否認了,舊造被了結了,魂生命被改變贖回了。那麼,除了聯於基督,與主一同生活,我們還有什麼可嘗試和努力的呢?召會生活,從來就不是外面的頻頻苦試,而是在基督裡的出死入生。
出走與進入的路
整本出埃及記,描繪了一幅作為新約子民的我們,如何走出埃及,接受救恩,並且進入美地,聯於神的旨意的生動圖畫,那是一種出走並且進入的經歷。但是,如何讓這一幅生動的圖畫,落實在我們的召會生活中呢?這個出走和進入的路,又在哪裡呢?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談論出埃及記的前十八章,把焦點停留在,摩西如何帶領受法老奴役的以色列人,逃離預表世界的埃及,卻沒有去追問,這種逃離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在這裡,我們錯過的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真正目的,就是出埃及記的後半部分所提到的,神所應許的美地和神居所的建造。脫離罪的轄制,勝過世界的誘惑,乃是為著建造神的居所,就是召會,基督的身體。
很多時候,我們也喜歡談論另一個觀點,就是帳幕的建造,作為神與人共同的居所,彼此的住處,認為這是一個更深的主題,更高的見解。然而,這個神人同住的榮耀建築,今天是否真的發生在我們的召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呢?我們有沒有勇氣,用建造帳幕的細節和標準,來審視自己的生活,特別是那些彼此建造的細節呢?
今天,召會生活最大的挑戰,不是缺乏對真理的闡釋,而是如何經歷並且實化,那些已經被啟示出來的真理。我們若不真實的在我們的靈裡,遇見主這個活活的人位,那麼,所有一切的真理都只是道理和空談,不能也不會成為我們的構成。這條出走和進入的路,沒有捷徑,必須是基督,天天的,落實在我們的人性中,主觀地行走,是個人的,也是團體的得勝生活。
唯有在我靈裡的基督,才是那條走出世界和進入神旨意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