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蘭擊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創世記 14:17)
押沙龍活著的時候,在王谷為自己立了一根石柱,因他說,我沒有兒子為我留名作記念。他就以自己的名稱那石柱叫押沙龍記念碑,直到今日。(撒母耳记下 18:18)
王谷,就是沙微谷,沙微谷在聖經中的原意是平原,平坦的地方。也許我們心裡會問:平原能有什麼難處呢?平坦和開闊難道不好嗎?然而,我們所不知道的是,沙微谷這個詞,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就是認同,或是妥協。聖經中有兩處提到王谷,分別記載了亞伯蘭和押沙龍在王谷的經歷(創 14:17, 撒下 18:18)。同樣在王谷,他們的兩種態度,帶來了兩樣截然不同的結果。
聖經中第一次提到王谷,是在亞伯蘭擊敗四王之後。王谷是被解救的所多瑪王,出來迎接亞伯蘭的地方(創 14:17)。在這之前,創世記十四章已經把我們所面對的世界,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眼前:紛亂,背叛,擄掠,王與王相爭,滿了各種利益的糾纏。對於亞伯蘭,在王谷這看似波瀾不驚的表像下,其實還有另一個極大的爭戰已經拉開帷幕:來自世界的王,就是所多瑪王,在這裡迎接他。看似狼狽戰敗的所多瑪王,實則有備而來。他選擇王谷這個地方,是已經想好了談判的籌碼,有把握讓亞伯蘭妥協。他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不同於來自四王同盟的武力威脅,在王谷的爭戰更為凶險,那是來自世界的王,就是撒但,更狡猾,更致命的試誘:一切財物都可以是你的,但是,你把人留下!
在創世記中,神在祂永遠的旨意裡造了人。然而,撒但作為神的對頭,他知道成就神旨意的關鍵乃是人。因此,撒但就進來與神爭奪人,企圖攔阻破壞神的工作。世界的王給我們提供了各樣的便利和財富,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騙取我們的魂。亞伯蘭沒有選擇妥協,他之所以會走進王谷,並不是為了自己,乃是因為愛羅得,他的弟兄。他的回應,出乎所多瑪王的預料,他說,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創 14:22, 23)”他不僅擊敗了四王,也勝過了正在王谷假意相迎的所多瑪王。
聖經裡另一處提到王谷,是在撒母耳記下中。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在王谷為自己立了一根石柱,他稱那石柱為押沙龍記念碑(撒下 18:18)。立碑,通常是後人為著紀念死去的人而立,是對其卓越成就的肯定,很少有人會在生前為自己立碑。為了給自己留名,他有求於世界。所以,他會選擇在王谷,這個向世界妥協的地方立碑,也絕非偶然。
聖經中提到押沙龍從頭到腳極其俊美,留著濃密的長發(撒下 14:25-26)。頭髮在聖經中表徵人的榮耀(利 14:9)。押沙龍有這麼濃密的長發,一定花很多精力去打理愛護。然而,諷刺的是,作為勇士,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卻在騎著騾子的行路途中,被自己精心愛護的美麗秀發,死死地纏在樹枝上,屈辱地被大衛的手下所殺。押沙龍向著世界的誘惑,完全繳械了。他接受了世界的賄賂,卻賠上了自己的魂生命,世界慫恿我們去追求自己的榮耀,到頭來,在世界枝枝蔓蔓的糾纏之下,我們被這虛假的榮耀捆綁和殺死。一個原本可以承受祝福的君王,押沙龍的經歷和結局令人唏噓。
這就是所有想要在王谷中逗留,至終向世界妥協之人的結局。同樣經過王谷,亞伯蘭和押沙龍走了完全不一樣的路。押沙龍的一生蓋棺論定、到此為止。
反觀亞伯蘭,蒙神呼召,成了多國之父,他的一生卻結實累累,後裔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今天仍在繼續繁衍生髮。
作為在這個時代的信徒,王谷中的爭戰是我們每日的經歷,世界的誘惑也是我們不可避免的挑戰。我們是亞伯蘭,還是押沙龍呢?是追求神,還是追求自己的榮耀呢?是勝過世界的誘惑,還是向世界妥協呢?同樣在王谷,兩種態度,兩樣結果。神的子民怎能不深思?
(以上文字出自 10/8/2021和10/10/2021 聚會後的分享和見證。)